2011-10-02 番茄 (種植)
2011-10-02 番茄 (種植)
番茄喜涼爽乾燥及充足光照,忌高温、高濕及寒冷。番茄適合栽種於土層深厚,富有機質,酸鹼度5.6 ~7.0 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。香港秋作,宜於九月播種。
番茄的品種可分為停心型(determinate) 、非停心型(indeterminate) 及半停心型(semi-determinate),又以非停心型較常見。
非停心型和停心型番茄最大分別在“封頂”,非停心型番茄的頂芽會不斷生長延伸,至生長季節尾,頂芽才會停心枯萎。停心型番茄的枝莖、葉片和花序的數量都有一定的局限,植株長到約四呎後,頂芽就會自動停心。至於半停心型番茄,則介乎於兩者之間,植株長到五呎至八呎後會自動停心。
停心型
- 叢生、自封頂、生長到一定高度(約四呎) 便停止長高
- 集中於同一期間開花、結果及成熟,然後植株枯萎
- 簡單支撐及修剪枝葉便足夠
非停心型
- 蔓生、不會自封頂、若不摘頂會一直長高
- 不斷開花結果,生長期較長
- 需要穩固支撐,例如:棚架、網架
- 需要不斷綁紮及修剪枝葉
番茄植株會規律地生長多個花序,花序上的花為完全花,可以自花受粉結果。
視乎品種及栽培環境而定,果實發育成熟約需35 ~ 50多天,而採收期可長達數月。
基肥
- 每斗地(674平方米或7260平方呎)約施堆肥1,000公斤、麩粉及骨粉各90公斤。
追肥
- 定植後,每三星期追肥一次,直至結果期接近結束。
- 每次各穴施有機肥料(N氮:P磷:K鉀=4:3:3) 30克、骨粉及天然鉀肥(50%鉀K2O) 各8克
定植
- 如果以苗盆育苗,當幼苗長至4~5片真葉及約15公分時,便可進行定植,株行距約為40~50公分 X 75公分。
灌溉
- 幼苗期 - 適當水分
- 開花期及盛果期 - 稍加水分
- 果熟期 - 稍減水分
插竹綁蔓(非停心型)
- 當植株長至一呎高,便應插竹綁蔓以支撑主蔓生長。
- 在以後生長期間,應繼續實施綁蔓以免植株倒伏。
摘枝留果(非停心型、大果及中果)
- 每當側枝長至約10公分時,便將其摘除。
- 每植株留6~7個花序,第1花序留3個果,其餘留4個果。
摘心封頂(非停心型)
- 留至最後的花序時,在頂端多留3片葉,然後將頂芽摘去以制止植株向上生長,促進果實發育。
修剪枝葉(非停心型)
- 將病、黃、枯的枝葉剪去
- 第一個花穗以下的枝葉全部剪去
- 千萬不要在降雨後或有露水時修剪
覆蓋護根
- 在泥土上面覆蓋物料,抑制雜草發芽
- 能夠保存泥土中的水分及幫助土壤保溫,可剌激作物生長
- 有機質覆蓋物料‐可以生物分解耕入土壤中,增加有機質和改善土壤結構,例如: 植物殘株、乾草或稻草、堆肥。另外,可以套種另一種快速生長而株行距較密的作物,通常會使用綠肥,例如:適合秋冬生長的埃及三葉草及蕎麥;當綠肥到了初花期時可以割掉,放在泥土上作護根用。
參考資料:
1. 漁農自然護理署